发布日期:2025-02-11 03:05 点击次数:88
尼古丁配资是否合法,是香烟中的致癌成分之一,也是令无数烟民欲罢不能之物。
烟盒上“吸烟有害健康”的警示一再表明尼古丁的坏处,然而,最近一项研究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大众的认知。中科院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《Nature》子刊上发表的论文指出,尼古丁有全身抗老作用,长期摄入低剂量尼古丁或有效抵抗衰老。
曾经遭到众人唾弃的尼古丁,如今终于要迎来翻身的一天了?
01尼古丁抗老潜力:或降低死亡率40%
为了探究尼古丁的抗老潜力,研究人员将48只小鼠平均分成2组,进行长达1年的对照实验。其中实验组小鼠每天饮用2微克(μg)/ml的尼古丁水,而对照组小鼠则不施加任何干预。在实验结束后,实验组小鼠存活率高达91.67%,而对照组有54.17%,这意味着低剂量尼古丁的长期干预下,让小鼠死亡率下降了40%。
在尼古丁干预下,不仅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,也让小鼠发生了“脱胎换骨”的变化。实验中发现,活下来的实验小鼠记忆力更好,与阿尔兹海默相关的指标也有所降低;其肌肉、心脏中的细胞端粒均有所延长,而这进一步证实了尼古丁的抗老作用。
深入研究发现,这一现象与尼古丁对体内辅酶I的调节有关。辅酶I是维持细胞健康和延缓老化的重要分子,而尼古丁通过提升NAMPT的活性促进了辅酶I的生成,从而改善能量代谢,抵抗老老过程。
“尼古丁能抗老”的研究一出,便引起不少烟民的关注,纷纷调侃道:“为了抗老,我每天抽几根烟比较合适。”事实上,尼古丁≠香烟,靠吞云吐雾就能变年轻几乎不可能。
一是,实验中使用的尼古丁剂量极低,仅为普通香烟尼古丁含量的五百分之一。本项研究中,当实验剂量超过100微克/毫升时,尼古丁反而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。二是,本项研究仅限于动物实验,在人体是否也能发挥类似效果尚无确凿证据。从小鼠到人类,尼古丁的抗老作用还有待考究。
02尼古丁并非唯一抗老途径
上述实验中提到,尼古丁发挥抗老潜力的机制,实际上与有“长寿酶”之称的辅酶I有关。同样基于类似的抗老机制,早已催生出相关前沿科研成果。例如,“一/生/好/21000”口服抗老产品,该类抗老科技于2019年被《Nature》列为“七大靠谱抗老老手段之一”,近年来在中高净值群体中走红。
据悉,“一/生/好/21000”的核心机制源自哈佛实验室,其抗老化潜力早已获得多方认可。此前,中科院也曾对该物质进行临床实验,研究发现45-60岁中老年男性在使用该物质三个月后端粒长度延长近2倍,相当于生理时钟回拨了20%。
相比之下,通过吸烟来追求所谓的抗老效果,不仅尚且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,更伴随着健康风险。凭借在科研领域的突破,“一/生/好/21000”正逐渐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关注,入市两年多已吸引11万忠实用户。
在亰JD东“年货节”期间,该产品的搜索量和订单量激增。一位上海消费者表示:“已经是老客户了,产品帮助改善睡眠质量,白天精神状态更好,性价比高,趁着活动多囤几瓶。”可见,产品的口碑和效果获得认可。
03吸烟者的“长寿梦”,属自欺欺人
关于尼古丁的抗老老研究,尽管揭示了这类物质在低剂量状态下的潜在益处,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它对健康的巨大威胁。专家指出,“吸烟有害健康,更谈不上延长寿命”。
一只香烟中的尼古丁含量约1毫克,远远高于实验中使用的安全剂量,同时香烟还包含焦油、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,这些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。试图通过吸烟实现抗老延寿不仅不现实,还可能是一种危险的自欺行为。
有关数据显示,我国烟民数量超3亿人,还有将近7亿人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中,甚至,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。
从健康的角度看配资是否合法,比起鼓吹尼古丁的抗老功效,不如选择其他经过验证的健康方式,比如科学饮食、适度运动以及补充抗老老产品,这些方法在当前的研究中都得到了更明确的支持。